123笔趣阁 > 修真小说 > 猛萝降世 > 《猛萝降世》正文卷 第十卷 西游记 第九十章:百眼魔君送命,太白金星报信
    上回却说,黄花观的道人,得知盘丝洞里七个蜘蛛精,已经被孙悟空打杀。

    随即怒不可遏,手持一口宝剑,和孙悟空大战,从黄花观斗到了高空中。

    这道人不知道孙悟空的威名,和祂斗了七八个汇合之后,纵然孙悟空收着力气。

    只牠宝剑和如意金箍棒碰撞之间,每次都有大力反弹,累得道人手脚胀痛。

    斗不多时间,牠便已心知肚明,以自己实力,肯定不是孙悟空的对手。

    细看孙悟空手脚轻慢,脸上也是浑不在意神色,还不知这猴子,使了几分力气?

    因此道人心里十分惶恐,奋力持剑架住孙悟空如意金箍棒,忽跳出战圈。

    你看牠也不求饶,也不逃跑,双手迅速解开衣带,忽听到“哧啦”响一声,脱了身上皂袍。

    孙悟空知晓道人为何有如此动作,定是因为武艺不敌,就要使用神通。

    底下在“黄花观”中观战的李玄奘长老,猪八戒,沙悟净却不清楚其中缘故。

    猪八戒看的分明,猛然哈哈大笑道,“贼道人,打不过人,就脱剥了也是不能彀的!”

    被李玄奘长老看了一眼,发现这长老露出责怪之意,急急忙忙讪笑一声,闭口不言。

    那道人却没有言语,剥了衣裳,把手一齐抬起,只见那两胁下有一千只眼,眼中迸放金光。

    十分厉害,

    “森森黄雾,艳艳金光,

    森森黄雾,两边胁下似喷云;

    艳艳金光,千只眼中如放火。

    左右却如金桶,东西犹似铜钟。

    此乃妖仙施法力,道士显神通,

    幌眼迷天遮日月,罩人爆燥气朦胧;

    把个取经人师徒,困在金光黄雾中。”

    只有孙悟空,浑身周遭,隐隐有淡金色佛光护体,才没有受到金光的伤害。

    李玄奘长老带着猪八戒,沙悟净,在底下“黄花观”观看战局,离孙悟空和道人交手距离不到十里。

    因此恰好被笼罩在金光圈中,没能逃脱,被那金光一照后,个个觉得手脚酸麻,浑身无力。

    不要说李玄奘长老只是肉体凡胎,便连猪八戒,沙悟净,还有白龙马也瘫倒在地上,难以动弹。

    这道人使金光放倒了李玄奘长老和猪八戒,沙悟净,心里正得意之时,蓦然听到孙悟空的声音道,“好你个多目怪,也不负你百眼魔君之名。”

    “这金光虽能放倒我师父,还有两个师弟,却又能奈我齐天大圣孙悟空如何?”

    道人被孙悟空揭破真名,心里害怕,拿眼去看金光阵中,却瞧到孙悟空浑身佛光萦绕。

    隐隐佛光中,孙悟空一张毛茸茸猴脸,露出无名慈悲之色,低眉垂脸,菩提清光圆觉相。

    妖怪双耳间只听得那禅音渺渺,又看到孙悟空毫发无损,在金光阵中怡然不惧。

    这魔君露出难以置信神色,不解询问道,“你是哪里来的佛陀,专门来和我作对?”

    孙悟空立定在金光阵中,任凭百眼魔君两胁下边千只眼,释放出万道金光,把自己罩定。

    仗着佛光护体,却淡淡一笑,举起手里如意金箍棒,变作了一面晶莹剔透的银镜。

    这挡在孙悟空身前的银镜,四四方方,在后世乃是寻常物,和此时圆形的铜镜,全然不同。

    乃绝无仅有的东西,百眼魔君哪里晓得是何物,更不知晓银镜的作用。

    正在迟疑之间,蓦然看到对面大放光明,撞到银镜表面的金光,全部原路返回。

    百眼魔君没有丝毫防备,被反射回来的万道金光罩住,纵然是牠自己的神通,也无法幸免。

    只叫一声“苦也”,就如同一根沉重的木头般,直挺挺从虚空中坠落下来。

    “噗通”一声落到了地面上,却正好跌落在“黄花观”前面,一时间浑身疼痛欲裂,不能起身。

    猪八戒看了,忍着身上的酸软,差点笑岔气,勉勉强强气体高声叫道,“兀那妖怪……”

    “现在可知我师兄的能耐否?”

    那怪被孙悟空破了神通,正在惶恐莫名,听了猪八戒叫喊,急忙焦声道,“大圣,我服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请大圣能够看我修行不易,饶我一条性命。”

    孙悟空从云头降落,站定在妖怪身前,叹息道,“老孙饶你,谁来饶老孙?”

    不听妖怪求饶声,擎着如意金箍棒,轻轻一棒打在这怪脑门上,打的脑浆迸出,一命呜呼。

    可怜躲在山中,苦苦修行多年,遇到了孙悟空这等狠人,一招化为乌有,连性命也丢失。

    这百眼魔君被孙悟空打杀后,现出了原型,乃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。

    猪八戒虽力软筋麻,浑身疼痛,看到妖怪身死,失声笑道,“难怪这妖怪,和盘丝洞的蜘蛛精是师兄妹哩。”

    “都说那蜈蚣,蜘蛛,毒蛇,蝎子和蟾蜍是五毒,牠们不是师兄妹谁是?”

    八戒被蜈蚣精金光照到后,身体不适,还有心说笑,自是因为此刻妖怪被灭,危险尽去。

    孙悟空打杀了蜈蚣精后,从身上拔下四根猴毛,变出了另外四个分身。

    把李玄奘长老,猪八戒还有沙悟净,并着一匹白龙马,重新拎回到“黄花观”中休息。

    祂又在观中寻了些些米粮,安排了些斋,等师徒三个恢复了一些力气后,饱餐一顿。

    如此这番,在“黄花观”里前后停留了四五日时间,师徒才渐渐痊愈。

    猪八戒挑起行礼担子,沙悟净牵着白龙马,请师父出门,孙悟空从厨房中放了一把火。

    把一座“黄花观”霎时烧得煨烬,却拽步长行。

    取经人心志坚定,一尘不染月当天,走多时,又是夏尽秋初,新凉透体。

    正好是,

    “一夜急雨收残暑,

    梧桐飞起阔叶惊。

    萤光点点莎径晚,

    蛩语皎月白华明。

    黄葵开尽早映露,

    红蓼铺满遍沙汀。

    蒲柳知秋先零落,

    寒蝉犹自应律鸣。”

    师徒四个正在匆匆赶路间,忽见前头一座高山,峰插碧空,真个是摩星碍日。

    李玄奘长老坐在白龙马背上,正好念诵完毕《多心经》,勒住了缰绳。

    心里无端害怕道,“悟空,八戒,悟净,你们看前面这山,十分高耸,但不知有路通行否?”

    孙悟空笑道,“师父说的哪里话。自古道,山高自有客行路,水深自有渡船人,岂无通达之理?”

    “可放心前去。”

    李玄奘长老早知这大徒弟神通广大,本领非常,闻言喜笑花生,扬鞭策马而进,径上高岩。

    众人行不数里,遥见一老者,鬓蓬松,白发飘搔;须稀朗,银丝摆动,项挂一串数珠子,手持拐杖现龙头。

    远远的立在那山坡上高呼,“便那西进的长老,且暂住骅骝,紧兜玉勒。”

    “这山上有一伙妖魔,吃尽了阎浮世上人,不可前进,恐你们也要丢失性命。”

    李玄奘长老听了那老者所言,大惊失色,被他唬住,又是在崎岖山路间行走。

    白龙马脚步不平,李长老在马鞍上晃了晃身子,扑的跌下马来,挣挫不动,跌倒在草里哼哩。

    孙悟空急忙赶上前,搀起李玄奘长老,宽慰师父道,“莫怕,莫怕!有我哩!”

    长老起身后,询问道,“你们听那高岩上老者,报道这山上有伙妖魔,吃尽阎浮世上人。”

    “如何凶狠了得,谁敢去问他一个真实端的?”

    孙悟空脸上笑嘻嘻,心里马卖屁,朝那老者厉声喝道,“我把你这个,只报忧不报喜的李长庚。”

    “又在这里吓唬我师父,让他心里害怕,不敢前行,你这老倌居心不良……”

    那高岩上的老者,听见孙悟空叫破自己真身,急忙转面,带起一身霞光,跳到空中。

    现出真身,不是别人,正是当年天庭当中,和孙悟空打过最多交道的太白金星李长庚也。

    太白金星在云头上望着取经人师徒,慌忙施礼道,“大圣,不是我说谎。”

    “这伙魔头们果是神通广大,势要峥嵘,吃尽了狮驼国臣民,还要吃你师父哩。”

    孙悟空听太白金星说话,满脸不信,挥手道,“知了,知了,比起天庭来,孰强孰弱?”

    把太白金星问地满脸通红,哑口无言,眼见孙悟空不信邪,只好驾云要离开。

    却被猪八戒赶上来,拉扯住长袖,满口向太白称谢道,“恩人!恩人!”

    “老猪当年酒后犯错,若不亏得有金星奏准玉帝呵,性命也不知化作甚的了!”

    孙悟空见状,呵呵笑道,“这呆子,你却也是个知感恩的,明白老倌恩情。”

    太白金星急忙向八戒摇手推辞,又说了一番当年天庭同僚情意,才驾云返回天庭。

    猪八戒回到李玄奘长老身旁,长老问牠话道,“八戒,你可问清楚了,这山中妖怪情况如何?”

    这呆子神色一滞,顾左右而他言道,“师父,妖怪很凶狠,道路很凶险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千万要小心谨慎……”

    说了一通废话,惹得孙悟空,沙悟净两个,在一旁捂嘴,嗤嗤低声嘲笑不已。

    孙悟空笑了一阵,便开口向李玄奘长老解释道,“师父呀,徒儿正好知晓此山情况。”

    李玄奘长老闻言大喜,急忙道,“悟空,你且详细说来,让为师也有个准备。”

    孙悟空也不做虚言,把情况向长老说的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吓呆了长老。

    原来此山叫做八百里狮驼山,中间有座狮驼洞,洞里面住着三个老妖,麾下有四万八千小妖,专在那里吃人。

    三个老妖王,老大是青毛狮子怪,老二是黄牙老象,老三是大鹏金翅雕。

    牠们三个妖王,吃尽了狮驼国一国臣民之后,又听说了取经人西天取经故事。

    都说如果吃得取经人身上一块肉,就能够延年益寿;若吃下整个取经人,更是可以长生不老。

    因此磨牙砺爪,只等取经人师徒到来,就抓住取经人,吃下取经人妄图长生不老。

    孙悟空这一番话,唬得这取经人李玄奘长老,战战兢兢,毛骨悚然道,“悟空,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这正是,“西行路妖魔多,狮驼岭势最大。”

    也不知道孙悟空还会说出什么话来,安慰李玄奘长老,且听下回分解。

    (五毒其实是指蜈蚣,毒蛇,蝎子,壁虎和蟾蜍,蜘蛛换掉壁虎是后世武侠小说盛行后的说法,特此说明。)